
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华外科学会会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华医学会主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承办的普通外科高级专业刊物,本刊的读者是全国广大高中级普通外科医师、医学院校教师、科研人员、大学生、研究生等。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的栏目有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技术交流、经验交流、病例报告、讲座、综述、评论、争鸣园地、临床病例讨论等,不定期发布消息、会议征文、科研讨论会纪要,国内外其他学术活动消息等。
25年医护评职称避坑指南:这8个省份的科普要求完全不一样
时间:2025-09-10 11:20:46
姐妹们,在医护评职称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上,可别再天真地指望一条政策就能打遍天下了!2025年的医学科普要求,就像一场精彩纷呈又充满变数的游戏,各省仿佛开启了8个各具特色的“副本”。每个“副本”里,难度系数各不相同,通关奖励也千差万别,就连通关秘籍都独具一格。今天,我就用最通俗易懂、接地气的大白话,一次性把最新的情报给你梳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完这篇指南,你就能精准选对方向,巧妙避开那些隐藏在评职称路上的陷阱,顺利通关!
全国统一“大主线”——先筑牢底线根基
在踏入各省独特的“副本”之前,有全国统一的四条“大主线”要求必须牢牢守住,这是评职称的底线,也是基础。只有先满足这四条,才能去考虑地方加分项,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必须确保原创,严禁抄袭:原创是医学科普的灵魂所在。每一篇科普作品都应该是医护人员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独立思考、精心创作的成果。抄袭不仅违背了学术道德,更是对患者和公众的不负责任。想象一下,如果一篇科普文章是抄袭而来的,其中可能存在错误的信息,一旦传播出去,可能会误导患者,延误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守原创的底线。
必须清晰注明信息来源,AI生成的内容也要明确标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科普作品中的信息来源至关重要。清晰注明信息来源可以让读者了解知识的出处,增加内容的可信度。而对于AI生成的内容,更要明确标注。因为AI虽然能够快速生成大量的文本,但它缺乏人类的情感和判断力,生成的内容可能存在偏差或错误。明确标注AI生成的内容,既是对读者的负责,也是遵守学术规范的要求。
严禁夹带货品广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等一律不行):医学科普的目的是向公众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而不是为了推销商品。如果在科普作品中夹带货品广告,就会让科普失去其原本的公益性和客观性,变成商业营销的工具。这不仅会损害医护人员的形象,也会影响公众对医学科普的信任。所以,一定要坚决杜绝在科普作品中夹带广告的行为。
必须实名认证并标注单位,个人账号基本不被认可:实名认证和标注单位可以增加科普作品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公众可以通过作者的身份和单位,了解作者的专业背景和资质,从而更好地判断科普内容的可靠性。而个人账号由于缺乏有效的身份验证和监管,其发布的科普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很难得到官方的认可。因此,在进行医学科普创作时,一定要使用经过实名认证的账号,并标注所在单位。
华东“学霸区”——江苏、浙江、上海
华东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和学术的高地,在医学科普方面也不例外,这里拼的是高质量的作品和代表作的地位。
江苏:科普作品在这里有着重要的分量,可以算作1篇代表作。但要想获得加分,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作品需发表在“省级以上医学期刊”或“健康江苏”矩阵平台上,这些平台对作品的质量和专业性有着严格的要求。而且,阅读量还需达到10万+才能加分。这就要求作者不仅要写出高质量的科普文章,还要具备一定的传播能力,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关注。想象一下,一篇精心撰写的科普文章,发表在权威的期刊或平台上,经过广泛的传播,让更多的人受益,同时也能为自己的职称评审加分,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浙江:对于初中级职称的评定,浙江采取了直接“以考代评”的方式,不再以论文数量论英雄。这为医护人员减轻了论文的压力,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临床工作和科普创作中。科普作品在这里可以作为“附加分”,发表在“健康浙江”或钱江晚报健康版均可。这两个平台在浙江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通过在这些平台上发表科普作品,可以提高作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也能为职称评审增添砝码。
上海:上海对科普期刊的要求非常严格,官方仅认可“三网”可查的科普期刊。“三网”通常指的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证的正规期刊数据库,只有在这些数据库中能够查询到的期刊,才被视为合法、正规的期刊。此外,公众号必须为蓝V认证,个人账号不得分。蓝V认证是公众号权威性和可信度的象征,只有经过官方认证的公众号,才能发布权威的科普内容。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选择发表平台时,一定要谨慎选择,确保平台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华南“土豪区”——广东、海南
华南地区经济发达,在医学科普方面也有着独特的政策,这里实行代表作制度和基层倾斜政策。
广东:广东的三甲医院下放了评审权,这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科普作品发表在《家庭医生》《广东卫生信息》等均可,而且一篇科普作品可以抵一篇核心期刊论文。核心期刊论文的发表难度较大,需要经过严格的审稿和筛选。而科普作品的创作相对灵活,更容易上手。这一政策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与科普创作,将专业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同时,也为那些在临床工作中表现优秀,但在论文写作方面相对薄弱的医护人员提供了晋升的机会。
海南:海南在医学科普方面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全程实行无纸化申报。这不仅提高了申报的效率,也方便了医护人员。科普视频、漫画等形式均可作为科普作品进行申报,这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创作选择。不同形式的科普作品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视频更加直观生动,漫画则更加幽默风趣。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必须提供传播量截图作为证明。传播量是衡量科普作品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只有具有一定传播量的作品,才能更好地发挥科普的作用。
华北“务实区”——北京、山东、河北
华北地区注重务实,为基层医护人员开辟了绿色通道政策,让他们在评职称时能够得到更多的机会。
山东:山东设立了县域医共体单赛道,这是一个专门为基层医护人员提供的晋升通道。基层工作满10年的人员可以直接参评高级职称,这体现了对基层医护人员的关怀和重视。同时,科普作品发表在县级融媒体也算数。县级融媒体是基层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通过在这个平台上发表科普作品,可以将健康知识传递给基层群众,提高基层群众的健康素养。这一政策鼓励基层医护人员积极参与科普创作,为基层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河北:在河北,5篇省级科普文章(每篇3000字)可以顶替1篇论文要求。这对于那些在论文写作方面存在困难的基层医护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3000字的科普文章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撰写,医护人员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将专业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撰写科普文章,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为职称评审积累资本。
北京:北京对核心期刊科普栏目给予了优先认可,这体现了对高质量科普作品的重视。公众号必须为“健康北京”矩阵成员,“健康北京”矩阵是北京地区权威的健康信息传播平台,加入这个矩阵可以提高公众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医护人员通过在这个平台上发表科普作品,可以更好地传播健康知识,为北京地区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东北“留人区”——吉林、辽宁
东北地区为了留住人才,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年限优惠和留人福利。
吉林:在吉林,乡镇卫生院工作满3年的人员,可以提前2年申报高级职称。这对于那些在基层工作的医护人员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激励。基层工作环境艰苦,工作任务繁重,提前申报高级职称可以让他们的付出得到更好的回报。同时,科普作品发表在本地日报健康版即可。本地日报是当地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通过在这个平台上发表科普作品,可以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当地群众,提高当地群众的健康意识。
辽宁:辽宁实行了任职年限“分段累计”制度,2023年前资格、2024年后聘岗合并计算。这一制度更加灵活,不卡年限卡实绩。只要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取得了实际成绩,无论任职年限长短,都有机会晋升职称。这鼓励医护人员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西北“硬核区”——陕西、甘肃
西北地区在医学科普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实行清单式二选一要求。
陕西:陕西为正高和副高各列出了12条评审标准,科普文章单独成项。要求撰写5篇省级、每篇2000 - 3000字的科普文章即可抵1项要求。这一要求对科普文章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明确的规定,医护人员需要按照标准认真撰写科普文章,确保文章内容准确、科学、通俗易懂。通过撰写科普文章,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能为职称评审打下坚实的基础。
甘肃:甘肃对专利和科普作品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专利必须实现转化应用,只有将专利技术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服务,才能体现其价值。科普作品必须附带数据支持,空喊创新口号直接打回重审。数据是支撑科普内容的重要依据,只有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才能让科普内容更加可信、更有说服力。这一要求促使医护人员在创作科普作品时,更加注重科学性和严谨性。
投稿时间卡点(收藏必备)
在医学科普创作和投稿过程中,时间节点非常重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时间点,可以让你的评职称之路更加顺利。
7 - 8月:各省科普大赛集中开赛,这是一个展示自己科普作品的好机会。参加科普大赛不仅可以获得荣誉证书,还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且,获奖证书在年底评职称时能用上,为你的职称评审增添一份亮点。所以,医护人员要提前做好准备,积极报名参加科普大赛。
9 - 10月:省级期刊截稿高峰期,如果你有计划在省级期刊上发表科普作品,一定要在这个时间段内完成投稿。错过这个时间段,可能需要再等一年,这会耽误你的职称评审进度。在投稿前,要仔细阅读期刊的投稿要求,确保作品符合期刊的主题和格式要求。
11 - 12月:官网公示期,这是补交材料的最后窗口期。在公示期内,如果发现自己的材料有问题或缺失,要及时补交。否则,一旦公示期结束,就无法再修改和补交材料了。所以,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官网的公示信息,确保自己的材料完整无误。
2025年医学科普就像“开盲盒”,充满了未知和惊喜。华东地区拼质量,只有写出高质量的科普作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华南地区拼流量,通过广泛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健康知识;华北地区给基层让路,为基层医护人员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西北地区直接上清单,对科普作品有着严格的要求。
姐妹们,把这篇指南甩进科室群,让更多的同事了解这些信息。明年,咱们一起努力,把“科普达人”称号牢牢焊在胸牌上,在医学科普的道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