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华外科学会会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华医学会主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承办的普通外科高级专业刊物,本刊的读者是全国广大高中级普通外科医师、医学院校教师、科研人员、大学生、研究生等。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的栏目有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技术交流、经验交流、病例报告、讲座、综述、评论、争鸣园地、临床病例讨论等,不定期发布消息、会议征文、科研讨论会纪要,国内外其他学术活动消息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普外临床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855/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5/R
邮发代号: 82-22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普外临床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3855/R
- 国内刊号:11-3855/R
- 出版周期:月刊
-
盆腔自主神经保留对直肠前切除术后排尿及性功能影响的观察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适应证、方法及术后排尿功能评价的客观指标.方法2000年1月至2002年11月对18例男性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前切除术.于术前、术后1周对比尿动力学检查指标,并了解术后性功能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完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术后排尿正常,尿动力学检查指标良好,性功能存在.结论对60岁以下,DukesC期以前的男性患者,在实施直肠前切除术的同时保......
作者:刘荫华;张寰;高嵩;王嘉麒;吴士良;肖云翔;段继宏;那彦群 刊期: 2003- 04
-
胃癌肝转移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胃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效果及病理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组834例胃癌患者中共有91例诊断为肝转移,其中79例为同时性肝转移,12例术后发现异时转移,共21例行胃癌肝转移灶切除术.结果胃癌肝转移灶切除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9%、30%.单转移灶及异时性转移是其有利的预后因素.13例肝转移灶有假包膜形成.结论单转移灶及异时转移、肿瘤假包膜形成预示胃癌肝转移切除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作者:王孟春;薛洪千;许东奎;孙作成 刊期: 2003- 04
-
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的价值
目的探讨临床诊断为单纯胆囊病变拟行单纯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的价值.方法分析904例术前诊断为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患者在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道病变、变异的情况.结果在904例中通过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79例、胰胆管合流异常21例、胆囊管冗长11例、胆囊管异常开口17例、右侧副肝管4例.结论术前临床诊断为单纯胆囊病变行单纯胆囊切除时术中胆道造影可以发现术前未能确诊的胆总管结石,避免胆......
作者:陈炯;徐荣楠;虞德才 刊期: 2003- 04
-
医用透明质酸钠预防腹部手术后腹腔粘连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医用透明质酸钠对预防腹部手术后腹腔粘连的作用.方法1360例腹部手术患者,关腹前于腹膜及腹腔创面涂抹医用透明质酸钠(sodiumhyaluronate)凝胶剂3~15ml,随访期间,23例患者获2次手术探察的机会,观察腹腔粘连程度,并与同期未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剂的26例2次手术患者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腹腔粘连I级11例,Ⅱ级9例,Ⅲ级3例,Ⅳ级0例;对照组:I级1例,Ⅱ级5例,Ⅲ级17例......
作者:肖刚;苏伟;黄美雄;韦军民 刊期: 2003- 04
-
胸骨后甲状腺肿瘤34例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82~1998年手术治疗的胸骨后甲状腺肿瘤34例,对其术前检查、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胸骨后甲状腺肿瘤发病率约为4%(34/920),女性多见于男性;恶性肿瘤5例,约占15%(5/34).术前X线检查发现气管移位7例、约占21%(7/34),食管受压6例、约占18%(6/34);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MRI)检......
作者:葛俊恒 刊期: 2003- 04
-
腹腔镜手术对腹腔内环境的影响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对腹腔内的pH值、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及红细胞I型补体受体(CR1)免疫粘附活性的影响.方法对3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留取腹腔内血性渗液测定其pH值、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红细胞CR1免疫粘附活性,并与术中测定的周围血相应值比较.结果腹腔镜手术时,血液中的pH值为7.41,吞噬细胞百分数及吞噬指数分别为74.6%及55.7,红细胞CR1免疫粘附活性为58%;而腹腔渗液的pH值为......
作者:亓玉忠;胡三元;孙昭辉;于文滨;禹化龙 刊期: 2003- 04
-
经腹膜外与经腹腔切除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对比研究
目的总结经腹膜外和经腹腔切除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优缺点,探讨佳手术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切除术46例,其中经腹腔途径(transabdominalapproach,TAA)手术26例,为TAA组,经腹膜外途径(extraperitonealapproach,EPA)手术20例,为EPA组.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EPA组(2/20)比TAA组(11/26)低(P<0.05),EPA组输血量......
作者:邱法波;吴力群;张顺;王豪夫;张炳远;张斌;杨金镛;姜希宏 刊期: 2003- 04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hyperparathyroidism,PHPT)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PHPT的临床资料.结果血钙大于2.65mmol/L,伴血PTH同步升高为定性诊断PHPT的主要依据.B超定位甲状旁腺腺瘤的特异性为95%,而99mTc-MIBI的敏感性为100%.经双侧甲状旁腺探查发现下旁腺较上旁腺更易受累.良性病变1次手术成功率99%.结论PHPT......
作者:陈曦;蔡伟耀;杨卫平;李宏为 刊期: 2003- 04
-
丝裂霉素、5-氟尿嘧啶、三苯氧胺联合应用对人乳腺癌细胞株的作用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mitomycin,MMC)、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三苯氧胺(tamoxifen,TAM)联合应用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435S的作用.方法采用MTY法(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3-(4,5-dimethyl-2-thiazoly)-2,5-diphenyl-2H-tetrazolium-bromide)利用中效原理判断药物联合......
作者:唐俐;汤为学;沈宜;段红;郑维平 刊期: 2003- 04
-
脓毒症患者血清TNFα、IL-10水平、IL-10/TNFα比值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研究脓毒症患者血清促炎因子TNFα、抗炎因子IL-10的浓度水平及IL-10/TNFα比值的变化,评价患者的免疫状况及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在患者被诊为脓毒症后的第1、3、5、7、14、21、28天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TNFα、IL-10浓度并计算IL-10/TNFα比值及当天的APACHE-Ⅱ和SOFA评分,至脓毒症消失.结果32例脓毒症患者中,12例死亡,20例存活......
作者:李文雄;陈惠德;王小文;邢晓燕;赵松;万力;庞宝森 刊期: 2003- 04
动态资讯
- 1 CT多平面重建诊断闭孔疝一例
- 2 青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分析
- 3 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分析
- 4 肝中静脉在成人活体右半肝移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5 抗凝联合抗血小板提高下肢动脉长段闭塞腔内治疗术后一期通畅率的临床观察
- 6 预防胸腹主动脉阻断后脊髓缺血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 7 半肝血流阻断技术用于肝硬化肝癌的肝切除
- 8 去甲斑蝥素对荷瘤裸鼠胆囊癌移植瘤增殖和凋亡的体内干预实验
- 9 表现为肝占位的小儿von Hippel-Lindau病一例
- 10 白藜芦醇抗肝星状细胞活性和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 11 术前血清谷氨酰胺转肽酶与肝癌患者活体肝移植术后生存的关系
- 12 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探讨
- 13 疝环填充式补片疝修补术后排异反应一例
- 14 急性肾下腹主动脉闭塞的临床治疗
- 15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与VEGF-C及VEGFR-3的关系
- 16 心脏死亡供者器官移植现状及展望
- 17 误食鱼刺致继发性肝脓肿一例
- 1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携带者手术后感染的临床分析
- 19 热敏脂质体载抗癌药物的作用研究
- 20 Ⅰ型Mirizzi综合征的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诊断及手术治疗